法适达——提升机和吊篮制造超过90年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文 EN FR
French flag French quality

  新闻中心

多给自主电梯品牌一些关注和掌声!

时 间:2016-09-25 22:22:58    浏览次数:1687     

 

  于电梯行业而言,似乎被“诅咒”了的7月已经过去多日,但关于电梯事故的评说仍然不绝于耳。

   这倒也不奇怪,公众舆论的“扩大效应”下,个人对自身权利保障状况的高度关注、新闻传媒竞争的市场逻辑及其内在的利益驱动、信息传播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为舆论的持续扩散提供了条件。

   电梯作为公共交通类产品,自然会吸引全社会公众的关注,这与事故发生地点和品牌没关系,重要的是所产生的心理影响。而往往揪住‘始作俑者’,才能缓解公众的恐慌心理。曾经包括现在,这种现象在其他行业也屡屡出现,比如食品,比如汽车。只是,电梯行业从没像现在被如此“关照”,在这些被点名“批斗”的企业中,除了国际大品牌,也包括了正在快速成长的自主品牌。

   且不论事故原因到底出在哪里,该由谁来负责,先看看万能的朋友圈吧,你转发完来我跟上,大有一番“他家终于出事了,赶紧晒晒”的感觉。殊不知在这个电梯遍地运转的时代,无论哪个品牌都有发生事故的潜在风险。当然,并不是说只要是生产厂家就一定会出事故,只不过是电梯作为特种设备,由于产品设计、安装标准、使用环境以及维保水平等多因素的综合下,理论上有这个可能。

 

  这里,我们不探讨事故的本质和传播所产生的“蝴蝶效应”,只谈谈自主品牌。

  有人好奇,为什么所涉事故的自主品牌被无限放大,“剖根问底”的执着下,似乎这一切都要归罪于“中国制造的劣根性”。然而,看看过往,在中国电梯产业的历史长河中,“以市场换技术,以技术带动品牌”几乎成为中国自主品牌一致的发展路径,世界巨头在发达市场的成熟经验使得他们轻松赢得中国市场的认可,这也无形中给自主品牌的形象打了折扣。即便现在,仍有不少的企业以“山寨洋品牌”的身份去“糊弄”那些涉世尚浅的三四线城市大众。 

  有人把这种现象归结为大众对自主品牌的信心不足,这在汽车和家电行业尤为突出。殊不知,几乎所有全球电梯品牌对中国市场的追逐下,自主品牌原本希望通过以市场换来的技术再去赢得市场,却变的异常艰难。

  听起来有些绕口,但事实却很清楚,市场份额被挤压、规模效应较难实现的背景下,自主电梯品牌的经营成本正急速上升,而相比之下,由于品牌力较弱,曾一度陷入滞胀的境地。

不过,在经历了技术引进、吸收和再创新之后,电梯自主品牌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形态。近年来,随着技术储备和资本手段的运用,自主品牌的进步有目共睹,更值得点赞。这其中,就包括康力、江南嘉捷、博林特、广日电梯、申龙、东南、菱王等一众优秀自主品牌。

   实际上,这些优秀的自主电梯企业单纯在制造水平上与国外品牌相比几无差距,在逐渐融入国际化的研发、供应链之后,产品质量也大大提升。这些品牌开始逐渐由“体外输血”向“自我造血”过渡,甚至在一些高端高速等世界领先技术水平上打破了国外品牌的垄断。由此,自主品牌的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市场销量与份额随之迅猛增长。

  在当前行业分化加重的环境下,自主品牌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易,难道不能赢得我们的掌声吗?更为关键的是,当未来市场成熟时,中国电梯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无疑需要自主品牌来扛起大旗。

  而如今,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挫折,暴露了一些问题,是不是更需要我们给自主品牌一些关注和鼓励?这种关注,更应该是关乎整个生态环境的理解;这种鼓励,与宽容无关,而是来自一些包括言语和行动的支持。

 

  至少,我们可以做到不诋毁。

 

 

联系我们